湖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市九届人大三次会议第065号建议答复意见的函
谢运香代表:
您在湖州市九届人大三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深化全市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 助力全市经济转型升级的建议》已收悉。经研究,我局提出如下意见:
首先感谢您一直以来对我市职业技能教育培训工作的关心与支持。您在提案中提出的“优化职教布局和专业设计,提高与我市产业需求和发展的契合度;建立信息共享平台,高效促进校企合作;深化产教融合,政校企协同育人;健全激励机制,调动校企合作积极性;提高技能人才社会地位,助推大批工匠型技能人才涌现”等措施,针对性很强,对于推进职业技能培训、深化产教融合、助力工匠培育、全力打造技能型社会具有很好的实践指导意义。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市深入实施新时代工匠培育工程和“金蓝领”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全力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建成职业教育集团10个,国家级示范性职教集团(联盟)1个、省级校企合作共同体8个,成功申报省产教融合“五个一批”工程项目2个、省职业院校产教融合项目12个,省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4个;截至目前,高技能人才总量达22.16万,占技能人才比率达35%以上,各项指标居全省前列,为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建设绿色低碳共富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湖州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技能人才支撑。
一、近年来工作开展情况
(一)加大激励力度,支持开展各类技能人才引育。根据《关于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市战略服务湖州高质量赶超发展的意见》文件精神,对引进的高技能人才享受安家补贴、租房(生活)补贴和购房补贴,对新取得职业资格证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按1000元-6000元给予个人技能提升补贴(培训补贴);对新引进的世界技能大赛金牌获得者、全国技术能手、省首席技师等高技能人才,按50万元、10万元、5万元分两期给予个人专项奖励,并给予引进单位同等奖励;对新引进的高技能人才分层次给予最高1500元/月租房(生活)补贴、最高20万元购房补贴、最高2.5万元的安家补贴。
(二)加大培育力度,鼓励协同开展新型学徒工作。对与企业签订一年及以上劳动合同的技能岗位职工,企业可与职业院校等教育培训机构采取企校双师带徒、工学交替等模式共同培养,并按规定给予职业培训补贴,补贴标准每人每年不高于6000元。如长兴、德清、吴兴充分保障企业主体性、学校主动性、学徒积极性,由企业提出培训工种、选择培训机构、确定培训学徒,推广“送教进企业、送教下车间”的学习形式,明确补助资金补给企业,由企业支付一切培训费用。
(三)加大招揽力度,加强企业学校合作办学。鼓励支持职业院校通过采取与中西部地区、劳务协作地区联合招生、合作办学,开展共同培养模式,提高学生就业技能水平与当地经济发展、企业需求的匹配度。如长兴技师学院开办的“云贵班”、“长兴班”,根据企业需要,培养机械加工、装配钳工、电气控制与运行等紧缺急需专业学生为主,给予培养学校培训费5000元/人/年,给予云贵学生生活费5000元/人/年,用工企业再给予学生1500元交通补助。
(四)加大评价力度,全面推进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大力开展企业自主评价和技能等级自主认定工作,鼓励全市规模以上、人力资源管理规范且将技能等级列入工资绩效的企业,开展企业技能等级认定。如长兴县2020年以来,已增设职业技能认定试点单位119家,可针对本企业员工开展企业技能等级认定工作,让企业根据自身发展所需更有针对性和计划性地培养人才,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同时符合条件职工可享受最高3000元技能提升补贴,目前累计开展自主评价2万余人次。
(五)加大选树力度,助力优秀技能人才成长成才。选拔推荐在我市具有高超技能水平、良好职业道德,在技术革新、发明创造中有重大贡献,为单位和社会创造重大经济效益的优秀高技能人才。2018年以来我市共选拔南太湖特支计划高技能领军人才57名,并给予每人20万元的培养经费支持;开展湖州市首席技师认定推选工作,共评选湖州市首席技师63人,给予每人2万元奖励。加大省首席技师推荐申报工作,其中有9名高级技师获得浙江省首席技师荣誉称号;成功推荐入选浙江大工匠1人、浙江杰出工匠10人、浙江工匠84人、浙江青年工匠257人、湖州工匠200人、湖州青年工匠190人、湖州乡村工匠52人。
(六)加大承接力度,积极推进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发挥高技能领军人才在解决技能难题、组织技能革新、技能攻关项目以及带徒传技等方面的关键作用,尊重企业主体作用,全力推进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开展培训、研修、攻关、交流等活动,推广应用高技能人才技能革新成果和绝技绝活。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市级以上技能大师工作室182家,其中主导产业、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共占八层以上,高技能领军人才通过以师带徒培养产业工人参与工艺革新、技术攻关等,每年为企业直接创造经济效益5亿元以上。
(七)加大建设力度,全面开展技师学院提质增效。围绕经济发展需求,鼓励各校因地制宜加强自身建设。长兴技师学院以县域内各乡镇成校为基础,建设以服务区域人才特色需求的分校、高技能人才培养分中心;安吉技师学院成功入选省一流技师学院培育单位。主动对接区域和行业发展需求,有序开设一批新专业、动态调整一批专业、合作拓展一批专业。湖州交通技师学院、长兴技师学院、安吉技师学院的汽车工程技术、机电一体化、智能制造等6个专业入选省级高水平专业群;5所省级中职高水平学校和19个省级中职高水平专业建设,校企联合制定相应的人才培养方案;开设订单班、冠名班,深化协同育人。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下一步,我们将根据部门职责,针对提案中提出的问题和建议,在现有的工作基础上,积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着力构建产教融合共同育人机制。会同发改委、教育局等部门,认真落实《湖州市深化产教融合实施意见》,支持职业院校申报省“五个一批”产教融合工程项目。打造一批示范性职教集团(联盟)和产教融合实训基地,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效衔接。鼓励职业院校积极承担职业技能培训任务,提升职业院校社会服务能力。主动对接行业企业用人需求,加强技术技能人才需求分析和信息收集,开发一批产业发展急需的培训项目、课程、教材,实现技能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的有效匹配。鼓励校企合作开展应用技术研究、现代学徒制和新型学徒制培养,推动专业人才培养与岗位需求衔接,人才培养链和产业链相融合。支持职业院校联合龙头企业开设定制班和共建培训基地。
(二)着力提升技能人才培育动力。鼓励区县出台政策深化企业实用人才积分评价奖励机制,突出人才经历、荣誉、贡献等,符合条件的给予购房补助、人才绿卡等高层次人才政策待遇,通过企业自主认定的技能等级证书也可以享受同等加分。探索制定实施技术工人的奖励政策,从购房补助、子女入学、健康保健、旅游休闲、退休津贴、在职津贴等各个层面上招引外地技能人才,培育壮大技能人才团队。加强技能要素参与分配制度建设,推动建立产业工人工资正常增长机制,推动建立基于岗位价值、能力素质、业绩贡献、工作年限等各种要素的激励制度。鼓励企业在休假、体检、培训、带薪学习、国内外研修等方面,建立技能技术人才享受同等待遇的制度。
(三)着力营造技能人才最优成长氛围。充分利用湖州日报、湖州晚报、湖州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及微信公众号、手机客户端等新兴网络媒体,加大高技能人才、工匠精神宣传力度。选树一批工匠精神典型代表,宣传学习工匠坚定执着和精益求精的品质。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工匠精神,不断激发全市职工学技术、练技能的热情。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多方位、多渠道传送湖州市最新政策、就创技巧、招聘信息等信息,拓宽中职、高职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渠道,提高毕业生留湖留企比例,为我市高质量赶超发展提供技术技能人才支撑。
以上意见供参考。
联系人:辅利刚,联系电话:2398708。
湖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3年6月15日